![]() |
![]() |
#1 |
工程師
註冊日期: 2007-10-21
文章: 66
聲望力: 0 聲望: 10
![]() |
![]() 請教各位大大:
如何能將材料結合線給消除OR弄得不明顯(如圖所示-紅線結合線位置,淺綠色-針式gate) PS:因此結合線在A級面,因考慮成本不打算噴漆及烤漆,故讓我很頭大想請教各位大大,有何種方式能將結合線弄得不明顯!
__________________
:give:GOGO加油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#2 |
工程師
註冊日期: 2007-08-17
文章: 94
聲望力: 0 聲望: 10
![]() |
![]() 1:最好是用熱澆道
2:改進澆點 3:拆模的方法 4:水路設計方法 以上是小弟的個人經驗 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#3 |
工程師
註冊日期: 2007-08-16
文章: 506
聲望力: 0 聲望: 10
![]() |
![]() 懶人方法
以現有的灌點做模流 在公模上做rib 以改變結合線位置 把它結合在公模 但是這一定要有模流 這招不行 動大刀吧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#4 |
工程師
註冊日期: 2007-10-21
文章: 66
聲望力: 0 聲望: 10
![]() |
![]() 請問公模要做怎樣形式的rib比較好!如果我把咬花咬粗一點會不會比較好?
如果我改材質原pc+abs=>abs+pc會不會比較好?
__________________
:give:GOGO加油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#5 |
工程師
註冊日期: 2007-08-16
文章: 506
聲望力: 0 聲望: 10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#6 |
助理工程師
註冊日期: 2007-08-16
文章: 3473
聲望力: 0 聲望: 22
![]() |
![]() 如圖看起來,這好像是Sub_Gate,不是很像Pin_Gate,除非您的公母模與機台是反向的....
如michaelgod大講的,在公模仁做rib是可以改善,可是,這時若沒有軟體輔助,經驗變成非常重要 也很困難.... 成品出現結合線時,主要原因就是入料的"冷料結合",而非"熱料結合" 若真是Sub_Gate時,這真的會讓成品結合線更明顯 因為材料在進入成品前,並無法製作足夠的'冷料井'去阻擋冷料減少進入成品的機會 尤其Sub_Gate在入料前的材料極端剪切,會更容易出現在成品表面 解決方法 第一種:如michaelgod大所說,製作Rib在公模面,讓冷料流到rib中 第二種:在材料最終結合的位置,製作一"冷料井",讓冷料盡量流到冷料井中,避免結合在表面 第三種:公模面咬花,讓公模面花紋粗糙度大於母模面,讓冷料積在公模面,而非母模面 第四種:母模面模溫在增加,若您是使用PC+ABS材質,建議母模成品面實際溫度要大於90度C,是實際量測溫度,不是模溫機設定溫度 所有解決方式都是為了讓母模流速增加,並減低公模流速 您可以試試看這些方法 或是在增加一種方法,就是成品面咬花,讓結合線看不到 另外我想請問 1.GATE淺綠色的地方是否有凹陷情況?? 2.若是我猜測的Sub_Gate,是否有Gate極端減切出來的細屑在成品上??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#7 |
工程師
註冊日期: 2007-10-21
文章: 66
聲望力: 0 聲望: 10
![]() |
![]() 解決方法
第一種:如michaelgod大所說,製作Rib在公模面,讓冷料流到rib中 第二種:在材料最終結合的位置,製作一"冷料井",讓冷料盡量流到冷料井中,避免結合在表面 第三種:公模面咬花,讓公模面花紋粗糙度大於母模面,讓冷料積在公模面,而非母模面 第四種:母模面模溫在增加,若您是使用PC+ABS材質,建議母模成品面實際溫度要大於90度C,是實際量測溫度,不是模溫機設定溫度 所有解決方式都是為了讓母模流速增加,並減低公模流速 您可以試試看這些方法 或是在增加一種方法,就是成品面咬花,讓結合線看不到 另外我想請問 1.GATE淺綠色的地方是否有凹陷情況?? 2.若是我猜測的Sub_Gate,是否有Gate極端減切出來的細屑在成品上??[/quote] 感謝大大的寶貴意見: A:1.GATE的地方沒有凹陷的情況,但是有一些硬力痕(不是很明顯) 2.母模有加模溫機(溫度95度)母模上的實際溫度沒有去量它(因為射出廠說模溫越高對 模具壽命及射出時易卡模??) 3.成品上已有咬花(MT11030)結合線的位置在350mm的距離目視還是會出現 4.請問"冷料井"是長怎樣,我還沒碰過此結構??
__________________
:give:GOGO加油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#8 | |
助理工程師
註冊日期: 2007-08-16
文章: 3473
聲望力: 0 聲望: 22
![]() |
![]() 引用:
![]() Gate只有應力痕應該是您所能接受的範圍吧??不然這問題您應該也會提出來了 我手上有很多模具模溫是加到150度C以上的,雖然不是做PC+ABS....也是還能撐個百萬模次.. 曾經做過一種模具是目前台灣模溫機還無法做到的模溫,必須達到350度C以上的...我用了電熱棒去做模溫,有滑塊,有吹氣.... 模具加高模溫時會不會影響壽命與射出時"卡"模 重點應該是在於模具本身的設計與型合時的功力 不知道您這模具材質如何??結構如何??滑塊耐磨槽配合方式與硬度如何?? 還是建議量一下母模實際溫度.....我不確定您的水路設計的熱散平均能力如何.... "冷料井"是一般射出廠與模具廠的語法,我不知道正確的"學名"是什麼 其主要功用就是 當材料離開機器的TIP進入到模具時,一定會有一些料因為碰觸到模具而急速降溫 而且在材料第一接觸的模具位置並不可能是"已經有加模溫的母模仁" 這冷料井就是讓這些因為被模具本身急速降溫的材料先流到的"廢料區" 之後在讓未遭急速冷卻的料進入成品 實際可以請教射出廠或是模具廠,可以得到較好的解答 以上請參考著用 |
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#9 | |
文章: n/a
|
![]() 引用:
|
|
![]() |
![]() |
#10 |
工程師
註冊日期: 2007-08-21
文章: 72
聲望力: 0 聲望: 10
![]() |
![]() 感謝kan100 大大
是很有用的經驗 |
![]() |
![]() |